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來源:本站作者:Tom時間:03-28
所在地區 : 福建省
企業性質 : 國有
業務類型 : 造船、修船
企業狀態 : 正常運營
隸屬企業 : 福建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地處風光綺麗的廈門市海滄區排頭片區,東瀕杏林灣與海天港區共扼廈門港主航道,南望海滄大橋與繁華的廈門本島緊密相連,西沿海滄大道聯接海滄保稅港,北鄰前場火車貨運樞紐站。公司占地50萬平方米,擁有深水岸線1.5公里,注冊資金2.5億元,年產值30億元左右。
公司廠區總體布局由國內外資深造船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和方案優化,嚴格按照現代造船模式進行規劃設計,體現了“在空間上分道,時間上有序,殼、舾、涂一體化”的現代造船模式思維。公司生產技術實力雄厚,擁有近二千名熟練員工,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近30名。公司擁有3.5萬噸(兼容7萬噸)級和8萬噸級船臺各一座,擁有235m和190m舾裝碼頭各一座、碼頭前沿水深-12m,擁有包括2部300t、2部100t在內的10多部大型室外吊車以及一批先進的造船設備。
公司的前身是1858年由英資創辦的廈門船塢有限公司,她擁有我國第一座1000噸級花崗巖干船塢,是我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英國作家馬丁曾稱它為“中國機器工業的第一株幼苗”。1919年的“五四”運動過后由民國福建省政府贖為省有,1924年民國海軍部將其收編為直屬海軍廈門造船所,日偽時期稱建泰造船公司,抗戰勝利后復稱海軍廈門造船廠。解放后列編為解放軍海軍一0三工廠,1958年與位于鼓浪嶼的福州軍區后勤部第二修船廠、位于廈門港的地方國營廈門修造船廠合并,改稱廈門造船廠。1976年劃為國家六機部歸口廠,生產過“213”武裝偵察漁輪、“079”中型登陸艦、“917”撈雷艇、1000噸成品油輪等軍品。1983年劃屬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率先從軍品市場走向國際船舶市場,生產了出口香港、秘魯的多種民用船舶。1996年,配合廈門市舊城改造,企業離開相守了一百多年的廈禾路,整體異地搬遷到海滄現址,開始生產出口德國的820TEU集裝箱、三萬噸多用途重吊集裝箱貨船,成為完全出口型造船企業,所造三萬噸多用途重吊集裝箱貨船被英國《經濟師》雜志評為2000年世界十大優秀船型,并榮獲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獎。2002年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以廈門造船廠的優質資產聯合閩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明舜貿易有限公司等五家股東,發起設立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期間主要生產出口英國的53800噸散貨船,并于2004年著手研制4900卡汽車滾裝船,所造的4900卡汽車滾裝船線形流暢、質量上乘,被業界譽為“廈門型”,目前已批量建造近二十艘。
公司的船舶產品全部出口,質量得到德國GL、英國LR、美國ABS、法國BV、挪威DNV、日本NK、中國CCS等世界著名船級社及香港海事局的資格認證。公司的重型鋼結構生產能力在福建省屈指可數,并具有開拓國際市場的潛力。
公司堅持“效益為上、制度立業、科技領先、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理念,堅持“通過體制創新促進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的發展道路,大大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先后被授予“省級技術中心”、“省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示范企業”、“技術進步先進工業企業”、“廈門優質品牌企業”“福建省百強工業企業”和“廈門市百強企業”等榮譽稱號。“廈船重工XSI”品牌榮獲“福建省著名商標”及“福建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具影響力、貢獻力品牌”。
公司以“讓更多廈門型船舶航行于四海”為使命,躋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者的行列,正穩步推行“一主多元、總裝造船、數字管理、人才強企、資本擴張”五大戰略。爭取在2010年前完成“一塢、二船臺、三碼頭”的生產布局,達到年產船舶70-100萬載重噸、產值50-60億元的生產規模,將企業打造成“機制先進、管理科學、效益明顯,人文和諧”的現代化企業。